过刊目录

  • 2023-09-28出版    2023年, 第3卷, 第3期
      

  • 全选
    |
  • 陳輝, 梁正偉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國內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護與利用對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建設具有時代價值和重要意義。基于CNKI文獻數據庫,借助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研究進展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發現:(1)當前對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研究處在探索階段,未形成固定的學術流派、學術成果少、作者與機構合作交流少。(2)關于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價值挖掘研究、保護方式研究、開發利用研究、教育傳承研究4方面。(3)未來對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的研究可從促進學科交流,强化利用策略綜合性;整合遺産資源,設立遺産專項保護規劃;促進價值轉化、助力長城沿綫鄉村振興三方面進行。通過總結分析國內長城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研究進程與不足,提出未來重點研究內容的發展趨勢,爲後續該領域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 陳家竣, 張雅, 李鴻鑫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潮汕抽紗法絲白花手巾龍鳳紋是十九世紀以來中西方裝飾紋樣藝術交流與融合的産物,也是反映當時潮汕地區審美思想流變的一種媒介。將潮汕地區民間收藏的法絲白花手巾實物資料,根據多案例研究方法進行歸類與對比,可知龍鳳紋在時間與空間上展現出潮汕人民對生命存在與生命存在之美的感知,是心靈時間與心靈空間的投射。運用中國哲學思維方式“觀物”,就龍鳳紋在“聚”“感”“恒”三個方面,分析其獨特性、內在“陰”“陽”聯繫與背後“和”、“生生”的客觀規律,爲中國傳統工藝品的美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 陳亞琦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從精神實用到生活實用轉向新型雜糅的設計是歷史推進的必然。人和環境的互動通過玩具、手辦、造型等多元設計可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在靈活變動的設計世界中展現生命動力的交織與共振。基于力量與情感的形象是面向真實意義的設計表達。人類自身的經驗與情感激發了來源于生活現實的可能構想,從感覺設計到形象視覺與精神視覺,把握設計中的自然與非自然,理解形象與情感、物質與設計的關係,注重設計的原生性、想像力與包容性,聯動生活與情感、歷史與藝術。在强化生活儀式與經驗表達中實現形象、設計者與觀者的互動連接,探討傳統紋飾中潜藏的神話內容與視覺形式,拓展文化設計的生活空間與童話世界,在多重情感的交織中釋放紋飾原型在現代社會的設計與藝術張力。

  • 郝瑜, 譚捷, 趙茉涵, 夏嵐, 袁進東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學齡前階段是培養兒童形成正確認知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黃金階段。本文以引導性設計原則爲基礎,結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可DIY形式構造家具的趣味性,以培養收納習慣爲目標的引導性設計,最終分析設計出引導培養學齡前兒童收納習慣的趣味性家具設計。

  • 黃雲虎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民間造物文化資源是鄉村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民間造物藝術的活化利用是激發鄉村內生動力的重要實現方式。民間造物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物以載道”的審美觀、“和諧共生”的生態 觀、“融入生活”的藝術觀、“造物爲民”的價值觀以及實事求是的實踐觀。隨著技藝水平的提升、社會組織的完善、審美欣賞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進步,民間造物藝術的工藝實現了從粗放式到精細化,品類實現了從單一化到多樣化,整體上完成了從實驗性到職業化的演化過程,幷向著多元經營、共享轉型、數字化生存的方向發展。若想民間造物藝術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實現創新性發展,應從民間造物思想、民間造物文化、民間造物經驗等方面,完善創意設計轉化模式,創新鄉村文化産業發展模式,更新創新型人才的培育模式,方可持續發揮民間造物藝術促進鄉村振興的强大推動力。

  • 林美玲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將系統地對明清家具的種類、工藝造型特點以及藝術風格做詳細介紹,幷用比較學的研究方法對明清家具的藝術風格加以比較分析幷闡明風格轉變的原因。希望通過自己對明清家具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讓自己對家具藝術的較多關注有較爲深入的總結幷對家具藝術研究領域有所意義。

  • 研究论文
  • 毛佳偉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參與式設計作爲切入點,探索藝術介入福州芍園1號文創園的新策略,從工業遺産修復、園區道路串聯、榫卯概念置入、營造空間叙事幾方面,從新視角喚起受衆者的探索欲,總結得出參與式設計中包含空間本身的參與、空間活動記憶的參與、人群社會交往的參與、其他專業領域的參與,促進文創園發展的高質量存續,從而對藝術介入文創園做出理論補充和可行性設計策略參考,提高文創園環境空間品質和文化內涵。

  • 胡亦菲
    摘要 ( ) RichHTML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老齡化已然成爲當今社會的重大議題,當前老年住區領域逐漸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但是除了住區滿足老年人需求之外,滿足與老年人社會交往與健身活動的外部空間環境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作爲弱勢群體的老年人, 日常活動需求單一,活動空間中缺乏各項設計要素的問題日益凸顯。在老年社交環境中,戶外公園恰好是老年人主要的活動場地,現今傳統的大型公園模式早已不適合城市更新的進程。如何通過城市微更新,實現公共活動空間與老年人需求和諧共生,適老化城市口袋公園成爲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本文以口袋公園的適老化環境設計爲研究,分析口袋公園現狀與老年使用者的需求。從環境設計角度出發提出城市口袋公園適老性的環境設計策略,通過該研究,探討針對老年人口袋公園多元環境突破的可能,建設滿足現階段以及未來“新老年”需求的口袋公園,是城市微更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